本校教育系辦理_2025認知為本的慈悲訓練一日工作坊,歡迎踴躍報名參加
2025認知為本的慈悲訓練一日工作坊
- 簡介
美國Emory大學的「冥想科學與慈悲為本倫理中心」(Center for Contemplative Science and Compassion-Based Ethics)發展出「認知為本的慈悲訓練」(Cognitive-Based Compassion Training, CBCT),這是一種以冥想為基礎的心理訓練方法,旨在培養個人的慈悲心與情緒韌性。CBCT融合現代心理學與神經科學。訓練的重點在於改變個人的認知方式,幫助參與者發展對自己與他人的關懷,最終提升心理健康與社會連結。其訓練過程包括:
- 穩定注意力與覺察(增強專注力與正念)
- 重新認識因果與情緒反應(理解自己的情緒與行為模式)
- 平等性思維(認知所有人皆有相同的幸福需求)
- 感恩與相互依存的理解(體會與他人的關聯性)
- 對困難對象培養慈悲心(學習超越個人偏見,擴展同理心)
- 積極關懷與慈悲行動(轉化認知為實際的慈悲行為)
研究顯示,CBCT 在心理健康、社會情緒發展與生理健康方面有顯著成效:
- 減少壓力與焦慮:研究發現,CBCT 可以「降低皮質醇(壓力荷爾蒙)」水準,減少焦慮與壓力反應。
- 改善情緒調節:參與者能更有效處理負面情緒,提升心理韌性。
- 增強同理心與利社會行為:CBCT 訓練後,個體在社會互動中展現出更高的同理心與慈悲行為,對衝突的容忍度也有所提升。
- 改善身體健康:CBCT 參與者的炎症指標(如CRP水準)下降,顯示其對身心健康有潛在保護作用。
- 對創傷後壓力症(PTSD)與憂鬱症患者有幫助:部分研究顯示,CBCT 可用於治療 PTSD 及改善憂鬱症狀。
CBCT 目前被應用於學校教育、醫療保健、企業管理等各個方面,以幫助不同族群培養更健康的心理狀態與人際關係。
~本次工作坊特邀CBCT創始人 Prof. Negi 前來指導帶領工作坊。
- 辦理時間:2025年 3月22日(星期六) 8:50~16:30
- 辦理地點: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篤行樓 603未來教室
- 參加費用:新台幣1600元整(材料費及翻譯費)
- 報名連結:https://forms.gle/KH4zAXiT6KNpvQZ6A
活動內容請詳附件檔
- 主辦單位: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、教育學系、
財團法人雲林縣利仁教育基金會
承辦單位: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正向發展與社會情緒學習中心
指導單位:教育部師資培育與藝術教育司
瀏覽數:
分享